在细胞治疗商业化爆发前夕,吉贝尔(688566.SH)再度出手。继投资生创科技后,公司近日联合华瓯创投、瓴真基金等机构共同参与了上海爱萨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一轮融资,通过押注不同适应症与技术路径的干细胞疗法,抢占行业即将到来的商业化红利。
爱萨尔生物是一家以细胞制药为主要产品方向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核心产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IxCell hUC-MSC-O)注射液已进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III期试验,是国内少数冲刺后期研发的干细胞疗法之一。
此前,II期临床研究已成功完成近200例病例,展现了其良好疗效。这款“现货型”脐带来源的MSC候选药物具有高效分化为脂肪、成骨和软骨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能力,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临床治疗中不需要进行组织相容性配型,避免了医学伦理问题。膝骨关节炎影响数亿人群,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干细胞疗法的突破有望重构治疗格局。爱萨尔生物已建成符合cGMP标准的全封闭自动化生产基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吉贝尔在干细胞领域的布局并非孤例。此前,公司以8120万元投资浙江生创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创科技”),持股10.91%,并深度参与治理。
近日,生创科技自主研发的“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SC01009)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这是生创科技获批的第4个新药注册临床试验(IND)。上个月,生创科技启动了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II期临床试验,由上海瑞金医院牵头,23家三甲医院联合参与。
这款国内首个获IND批件的宫血干细胞药物技术优势独特:其细胞来源无创且可再生,通过女性月经血收集,无需手术穿刺,无伦理争议且可定期获取,来源广泛,适合产业化;同时,增殖能力强,在同等培养条件下,比脐带/骨髓干细胞增殖速度更快,体外传代次数多(可达20代以上),易于规模化培养;并且免疫原性低,不易引发免疫排斥,具备“免疫豁免”特性,异体移植潜力大。
在IPF治疗领域,现有药物如吡非尼酮仅能延缓病情进展,其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而肺移植则受到供体资源短缺的严重限制。能够多靶点调节炎症、免疫与纤维化级联反应的细胞疗法,有望为全球超300万患者提供新选择。据行业预测,全球IPF药物市场年均增长率超15%,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美元。吉贝尔通过参股生创科技,提前卡位这一高速增长赛道。
吉贝尔的密集布局,恰逢国内干细胞药物领域关键转折点。目前中国已有6个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III期试验,数量显著超过以往,反映了十余年技术积累开始进入收获期。按照研发进度,这批药物有望在2026—2027年间获批,形成国内干细胞治疗的首个上市高潮。首批商业化产品的落地将极大提振行业信心,并为后续更多管线铺平道路,开启细胞治疗的新时代。据预测,全球细胞疗法市场2032年将达11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17%。
在此背景下,吉贝尔通过布局不同阶段、不同适应症、不同技术路径的企业,形成多元化干细胞管线组合。随着首批干细胞药物临近商业化,行业正从技术探索向产业落地过渡,这套多元化管线能否兑现价值,正待临床数据与商业化实践的进一步检验。(齐和宁)
嘉汇优配-2024年配资一览表最新-杠杆股市配资平台-配资网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